1.对他人的付出理所当然接受,但不予回应
曾经听过一个风靡网络的金句“我明明喜欢苹果,你却给了我一车香蕉,感动了自己却没有感动我”。
初看这句话觉得很有道理,告诫自己不要做别人不喜欢的付出。
但后来发现一个逻辑bug:如果你不喜欢吃香蕉喜欢苹果,为什么不在我送第一支香蕉的时候就告诉我?
现实情况是:我送第一支香蕉的时候,我没有索取回报,而当我送到一车想要一些来自你的回馈的时候,收到了你言之凿凿的拒绝“不,因为你给我的并不是我想要的”
女生行为中最初级的“渣”,莫过于这种对他人的付出不置可否。
明明知道对方不是自己的菜,全然没有在一起的可能,可为了享受对方给予的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礼物,不停引导对方付出,并且对对方的告白顾左右言他,不给予正面回应。
2.暧昧玩儿的熟稔于心
周遭充满了烂桃花,对所有异性的暧昧态度开放式接受;
不管有没有男朋友,经常在朋友圈发一些孤独求安慰的状态;
从不在社交网站发布自己跟男友的照片,对于外界高价值的男性始终抱着开放性姿态去交流。
对所有的好感照单全收,然后美名其曰“友谊”,实际上对别人对自己好的原因了若指掌。
3.只讲索取,不讲付出
这部分群体主要指代现在主流咪蒙价值观笃信者。
从“好看的女人自带烧钱属性”“ 爱不爱你,看给不给你买XXX ”到“ 看到直男癌言论,我的脏话不够用了 ”,咪蒙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粉丝,其中约合85%均是女性。
咪蒙制造了一种男女对立的场景,在她的故事中,都以极重的笔墨诉说女性的权利,让女性读者相信自己在恋爱中得到了不公的待遇,男朋友不舍得花钱,不给自己空间,不照顾自己感受;但是对于女性的义务,比如如何照顾他人兴趣,自己应该经济独立,却往往一笔带过。
现实是,这种“只讲索取,不讲付出”的价值观,获取了一批又一批的信徒。
4.恋爱中, 动不动就以分手相威胁
就像陈奕迅的一句歌词“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,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”
总是给对方一副,“跟我在一起你要珍惜,因为我随时都可能走”的姿态,这种行为的动机,往往是利用一段感情投入不均衡,让对方让步更多。
不喜欢请直接分,爱的本质是付出,不要打着爱的幌子,做着自私的事儿。
5.跟恋人相处,一定要占据“上风”
“你到底爱游戏还是爱我?”
“你爱我为什么不给我买我喜欢的包”
诚然,两个人从单身状态进入一段恋爱关系,双方都需要让渡一部分的生活,将一部分生活重心放在另一半身上。
但是,经常脱口而出“你爱我为什么不XXX?”“你爱我还是爱XX?”的人,恋爱的目标并不是让彼此好,而是以“约束对方”或者“双方生活以我的意见为主”作为判断标准。